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媒介宝库栏目--->媒体杂谈-->详细内容
圈层,渠道的best级别——《品位》杂志,高品位生活圈专享读物
作者:奚斌锋 日期:2009-4-22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08年底,《品位》杂志自发的掀起一场改版的革命。这股风潮不知从那个角落刮起,反正演变到后来,轰轰烈烈,成为一次彻头彻尾的自我改造战役。
08年12月26日,酝酿已久的《品位》文化论坛项目终于实现。我们邀请了一批文化界、学界、传媒界的大腕齐聚一堂,召开了“《品位》文化价值研讨会”。与会专家,学者各抒己见,提出了自己关于“品位”和“《品位》”的精彩观点。
当然,这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。会前会后工作人员都和专家做了充分的沟通。
围绕着这次会议的精神,杂志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整改。
当编辑和设计都惊讶于这本杂志和以前的样子判若两人时,当大家过激的唯恐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时,当一片改换天地的声音纷杂而来的时候,其实我们做的仅仅是找回了自己。
杂志改版有两句话可以概括,一是“生活方式”,一是“读者体验”。
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我们赋予了杂志不太正常的使命。比如类政治的使命、说教的内容,和泛财经的主题。在一本杂志里,我们把一个人台上的丰功伟绩和潜意识的情色欲望拉到了一块,杂志从早上八点钟的蓬勃向上开始,一直到深夜的放纵结束,实实在在是“品位生活的360°体验”。但是有些读者的反馈对我们来说是醍醐灌顶,杂志“面目不清”是实在的一个大问题。所以这次的改版就把杂志的整体内容浓缩为“生活方式”四个字,把杂志的内容定位在“高品质生活方式的倡导者”!把一种商品陈列室的现在进行状态,表述为一直对向上生活美的追求。这是杂志向着定位精准的方向迈进的一大步。
过去的杂志有一块几乎发挥不了作用,就是后半部分的收藏品鉴。文章光是产品的介绍,干巴巴,不生动,和本地消费联系不大,读者往往一翻而过,印象很浅。但其实这一块恰恰是杂志的重心所在。我们常说,《品位》代表着高端人群的价值判断和消费法则。和杂志的招商联系起来,这一块正是杂志的根本所在。改版后的杂志的这一部分大量邀请本地嘉宾现身说法,文章的可看性,丰满程度大为加强。这一部分嘉宾本身就是杂志的读者,也是客户,更是目标读者的典型代表。所以本身的知名度和口碑都可以起到标杆作用,会拉动一部分新鲜读者群对杂志的关注。这也是我们的一大发现,读者对熟识的人的关注超过了内容本身。
这次改版,综合以上两大创新,有一个理念上的突破,就是首次突出杂志目标人群的“圈层”概念。准确的讲,这句话为“高品位生活圈专享读物”。我们给了读者人群两个身份,一个圈里人概念,一个圈外人概念,不敢说圈里的人想出来,但圈外的人肯定想进来。人都有这种强烈的对号入座意识。
但对我们而言,有一个极大的挑战,就是这个圈划得清晰否?圈划得清晰,对号入座的效应才强。圈划得模糊,杂志就像公交车一样,谁都可以自由上,自由下,没有忠诚度,没有依赖感,就失去了圈层的意义。
强化圈层的符号,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:
1、广告客户的层次是否整齐?是否高端?;
2、文字的风格不能全是温润,大气,要适当的冷峻,清秀;
3、俱乐部式的读者关系。
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生人。97年工科毕业,一个半学位,MBA在读,高级职业经理人。99年跳出国企,迈入广告传播行业。02年主创了一本DM杂志,酸甜苦辣,非常带劲。04年这山看着哪山高转战华商报旗下的DM。次年费心思量选择了校园渠道,合作开发。06年自己单干,继续校园渠道的营销策划传播。现回到02年主创的《品位》旗下,打造创新盈利模式“品位俱乐部”。这些年个人团结了一批优秀的平台资源,专注于细分人群互动营销,希望能有所贡献。